语言到不了的地方,
文字可以。
灵魂到不了的地方,
音乐可以。
七个奇妙的音符,
构成一段音乐,
是舞动的音律,
是旋转的舞步,
音乐,滋养着孩子的童年。
为了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,提高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力、表现力及组织音乐活动的艺术,2023年4月12日,鹏程幼儿园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讲师、澳大利亚肯迪大学博士魏婷老师来园就“用音乐来学习——幼儿园歌唱活动设计与组织”为主题,对老师们展开了一次轻松、愉快的音乐领域培训。
用音乐来学习
魏老师抛出“学音乐”和“用音乐来学习”二者有何区别这个问题,引发了老师们的热烈研讨,让老师们明白了“用音乐来学习”不仅仅是“学音乐”,而是包含了音乐元素、儿童发展以及创造性支持三个方面。

音乐及其元素
那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称得上是“用音乐来学习”?魏婷老师给出答案:“在音乐的基础上寻找儿童的发展点、激发儿童的创造性,兼顾这三者的就是最适合儿童的音乐学习的模式。”而“音乐元素”又是“用音乐来学习”中的重要一环,魏老师通过《蓝鸟》、《小马跑》等歌曲带领培训老师们感受了音乐的元素包括速度、音高、节奏和力度。

音乐元素、儿童发展与创造性
音乐的元素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息息相关、密不可分的,与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以及学习品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因此,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实施歌唱活动来支持儿童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,这要求老师们在音乐教学中挑出常规思路,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。
柏拉图曾说:“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至关紧要,好的音乐教育让节奏与声调深入心灵深处扎根,让孩子变得温文有礼。”本次活动让老师们明白:“我们不是教音乐的人,而是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和成长的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