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课程缘起
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。在幼小衔接“参观小学”活动中,小朋友们对哥哥姐姐的书包产生了浓厚兴趣,为此我们顺应幼儿兴趣,开展了一系列围绕书包的活动。旨在帮助大班幼儿深入了解书包的构造和用途以及认识学习文具,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充分准备。
“书包怎么这么大?”
“书包怎么这么大?”
“书包的肩带为什么有两根?”
“侧面两个小袋子能用来装什么呢?”
“让我们一起追随孩子们的脚步,探秘书包吧!”
二、初探小书包
(一)我的小书包
每个人的小书包都是独一无二的,小朋友们围坐一起,兴致勃勃地交流讨论,从颜色、形状以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。通过分享,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书包的多样性,还激发了他们对书包的进一步探索兴趣。
(二)书包里有什么
在了解了书包的外观和功能后,小朋友们开始探索书包内部的世界。他们分享了自己书包里装的各种物品,从生活用品到学习用品,孩子们逐渐意识到书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“我的书包里面有纸巾、汗巾、创可贴、消毒棉签。”
“我的书包里面有图书、油画棒。”
“我的书包里有衣服、汗巾、纸巾。”
三 、书包的秘密
书包作为小朋友们日常学习的必需品,其变化和差异也成了小朋友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。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,了解并认识幼儿园书包与小学书包的不同,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探索“幼儿园书包与小学书包的不同”。
“小学的书包很重,要装很多书。”
“幼儿园的书包小,小学的书包大。”
“幼儿园的书包里装玩具,衣服汗巾,小学书包里装作业和文具盒。”
通过调查和讨论,孩子们了解了幼儿园书包与小学书包在结构和用途上的差异,为他们即将进入的小学生活做好了心理准备。
四 、认识学习文具
哥哥姐姐的书包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呢?小朋友们结合“参观小学”时的记录单,梳理出笔袋、铅笔、橡皮、直尺、卷笔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具用品,并且知道了每一个小文具都有大用途。
“笔袋是所有文具的家。”
“铅笔是写字时要用到的。”
“卷笔刀是削铅笔的。”
五 、整理书包
小朋友们明确了书包中需要装什么,对上小学也更期待了,但是他们又遇到了问题,书包里这么多东西怎么整理?
为了让小朋友们有足够的时间整理自己的书包,我们在离园环节预留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整理书包。
“书包里原本有的东西要先拿出来,把书包清空。”
“我把跳绳放到侧袋里。”
“大的东西放下面,小的东西放上面。”
“我把物品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好放到书包里。”
经过小朋友们的实操后,老师带领幼儿讨论梳理整理书包的四个步骤:清空书包—物品分类—归类收纳与整理—物品放入书包。此外我们还通过整理书包“小口诀”帮助孩子们掌握整理书包的技巧。
小书包,勤整理,
大在下,小在上,
硬在下,软在上,
上层摆放文具盒,
零散物品单独放。
六 、小小设计师
在与书包朝夕相伴的探索旅程中,孩子们不仅解锁了书包的实用奥秘,更让想象力在设计中绽放异彩。看!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小书包,让书包不再是简单的收纳工具,而是承载着童真与智慧的创意载体。
通过“探秘小书包”“书包的秘密”“认识学习文具”“整理书包”以及“小小设计师”等活动环节的逐步推进,小朋友们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期待,也倍感信心。书包在孩子们眼中不仅意味着成长、收获和美好,更成为他们探索新世界的伙伴。这些流淌在日常里的教育,终将在某天绽放成他们独立自信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