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,色彩斑斓;
秋冬是个收获的季节,硕果累累;
在这硕果累累的时刻,
鹏幼小一班的宝贝们,
与橘子有一场美丽的“邂逅”。
缘起
故事从发现小橘子说起...
孩子们在水果乐翻天玩游戏时,发现树上有好多好多橘子,小小的好奇心开始躁动。
我好想吃这个啊!
我外婆家也有橘子树呢,上面有好多好多的橘子。
我不喜欢吃橘子,太酸了!
我喜欢吃,奶奶说吃了这个,就不会上火了。
我也喜欢吃橘子,酸酸甜甜的。
小一班的探橘之旅开始啦!
教师的思考
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指出: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,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情境,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,及时给予有效支持,因此我们决定跟随孩子们开启一场橘子的探索之旅。
橘子大调查活动
开始阶段,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各种各样的橘子,并记录下发现的关于橘子的秘密。
借助亲子调查表后,发现孩子们都对“橘子”有了一定的了解,但都是关于橘子的结构、长在哪里等粗浅的认知。通过与孩子们的谈话,发现他们对“橘子”还有更深入了解的需求。教师帮助孩子梳理已有经验后,让孩子们都带来橘子,进一步走进橘子,了解橘子……
橘子大探秘认识橘子
小班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,我们通过看、摸、闻、剥、尝等活动形式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来探索橘子的秘密。
问题1:橘子是什么样的呢?
看一看
橘子圆圆的,像小球。
不对,是扁扁的。
有绿色的和黄色的。
摸一摸
摸起来滑滑的。
我的摸起来冰冰的。
闻一闻
闻上去香香的、酸酸的、还有一点甜甜的味道。
是我家里的橘子糖的味道。
像妈妈喝的奶茶的味道。
剥一剥
橘子里面会是什么样的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翘起大拇指,找到“肚脐眼”,用力使劲挖!
橘子里面是很多橘子宝宝合在一起的,像我们植物角种的大蒜。
一瓣一瓣的橘子,弯弯的,像月亮。
橘子里好多水啊!
尝一尝
我的橘子好甜啊!
橘子里面有籽。
我的没有籽。
老师,这白白的线是什么呀?
我感觉它有点苦。
幼儿的收获:孩子们通过看一看、摸一摸、闻一闻等方式,与老师一起总结发现橘子有以下特点:

问题2:橘子里白色的线是什么东西?
原来橘子里面白色的线叫橘络,它还有大用处呢!
它可以化痰止咳。
橘络还会保护橘子,像妈妈保护我一样。
通过和老师、同伴一起调查,知道了橘子上的白线它叫橘络,是可以吃的,吃着会有一点点苦。橘络还是一种中草药,能够促进消化防止上火呢!
晒一晒
橘子皮可以泡茶喝的。
我们也把橘子皮拿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!
时间一天天过去,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阳光下橘皮水分逐渐流失的样子:从新鲜的黄色慢慢干瘪皱缩。
老师的话: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要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发展特点,能用多种感官或者动作去探索物体,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。让孩子通过最直观的方式:观察、触摸、对比等,了解到橘子有圆有扁、有黄有绿、有光滑有粗糙,幼儿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自主获得不同品种、不同成熟度的橘子颜色、形状、触感各不相同等经验。
我和橘子玩游戏
橘子的沉与浮
橘子放进水里、橘子肉放进水里、橘子皮放进水里,它们会发生什么呢?
我们先来投票猜一猜。
我们动手试一试。
哇,橘子在水上游泳呢!剥了皮试试呢!
滚橘大作战
我们来滚橘子比赛吧!
小橘子,加油!
快看,我的橘子跑得最远。
橘子“搬运工”
橘子不仅好吃,还可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乐趣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幼儿的收获 :幼儿通过游戏了解这个奇妙世界,培养他们的专注力、手脚协调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!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。
教师的话:当身边的橘子变成玩具时,孩子们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,在这样的活动中,孩子们的学习与游戏相互融合,在与橘子的亲密接触中,获得了认知的拓展、技能的锻炼。他们积极主动、认真专注,敢于探索和尝试,当游戏发生困难时,他们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解决问题。
橘子百变秀
黏土橘子
找到小黏土,小手捏一捏、揉一揉、搓一搓,再装上绿色的叶柄和叶子,漂亮的黏土橘子就做好啦!
橘子宝宝穿衣服
手指蘸上颜料,点一点,橘子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啦!
橘皮贴画
干的橘子皮还能做画呢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幼儿收获:在整个手工活动过程中,通过撕、贴、按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,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。
教师的话:《指南》艺术领域指出:“小班幼儿经常涂涂画画、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。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食物。”瞧,小小的橘子在孩子们的手里变成了一件件灵动有趣的艺术品。
虞永平教授曾说过: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,构建班级主题课程,应立足于“幼儿在前,教师在后”的理念。在欢“橘”一堂的活动中,我们从孩子的问题出发,挖掘、整合、利用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,由浅入深地开展关于橘子的主题课程活动,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和方式去体验,他们从中收获经验,收获快乐。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未知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,我们的探索之路一直在前行......